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国外交通化解堵车矛盾招法博览
合乘车辆在海外大行其道
近几年,合乘车辆正在快步进入人们的生活。不但有许多人在结伴合乘车辆上下班,也有人结伴合乘车辆外出旅游,各类的“拼车”网站、“拼车”论坛也应运而生。合乘车辆作为一种出行方式,并非新鲜话题,在海外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已大行其道。
德国是比较注重环保的,合乘车辆是很普遍的行为。最通常的方法有两种:一是通过网络找司机,与其平分燃油费;二是各大城市、大学乃至大型超市设有为合乘车辆服务的“中心”、“俱乐部”等组织,为其牵线搭桥。在管理上也日渐规范,各个城市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办公室,并通过一些行政举措给予鼓励。
在美国的一些高速路入口处的标志牌上,可以看到一个菱形标志及“HOV”,意为“多人乘坐车辆”。标志牌上同时有周一至周五时段以及2人或3人以上的信息,表明在5个工作日的HOV时间内,只有车内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车辆才能允许进入这一专用快车道。为了鼓励合乘车辆,许多地方还建有专门停车场,泊车价格给予优惠。
法国是浪漫的国度,许多企业对合乘车辆都非常支持。有的企业出台了鼓励措施,如向合乘车辆的员工发放节省占地费,以奖励他们节省停车空间;还有一些企业在内部网站上开辟网页,为员工合乘车辆提供便利。
英国人是颇具绅士的,但他们却十分乐于合乘车辆,并被视为最文明的出行方式。尤其是有关合乘车辆的网站异常活跃,为合乘者提供合乘伙伴、路线查询、路况信息、安全驾驶及高效旅程等全方位服务。英国政府还设立了一系列奖项,鼓励民众合乘车辆的热情。
与我们隔海相望的韩国,不仅私家车可成为“顺风车”,车租车更是允许“合乘制”,坐几个人可以由司机决定。只要乘客去往同一方向,司机可以向每个乘客收取独自乘车相应的车费。
新闻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